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志鉴成果 > 中关村志
目录
中关村志导读

   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,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。地方志书作为记述当地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,它具有存史镜鉴,传承文明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。

    《北京志•中关村科技园区志》(简称《中关村志》)是北京地方志书中的一部专业志,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纂。第一轮《中关村志》的编纂起步于2004年下半年,到2008年6月基本完成。期间,编纂工作经历了准备阶段、资料收集阶段、初稿撰写阶段和稿件的分纂和总纂阶段等4个阶段。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终审报告认为,《中关村志》资料丰富翔实,框架合理,内容比较准确和客观。

    《中关村志》用比较翔实的文字资料、图片资料和数据资料全面、系统、客观地记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生、发展的历程。它以1980年10月中关村地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为记述起点,下限统一为2005年12月31日;以中关村科技园区,以及海淀园、丰台园、昌平园、电子城、亦庄园、德胜园、健翔园等“一区七园”为记述范围。全书按照“纵不断主线,横不缺要项”的编纂原则,采用“篇、章、节”结构,设有园区形成与沿革、企业与产业、园区建设、园区资源与服务、园区管理等5篇,以及下属的16章52节,计98万余字。在体裁上,包括述(全书的概述、各章的无题述);志(志书主体);以横排门类,纵述原委的记述方式,全面记述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、各产业的发生、发展和现状;图,用100余幅图和照片直观、形象地展现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全貌;表,在志稿中的许多统计表格,起着节约篇幅,补充和深化志稿的作用;录,全文收录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等6个重要文件作为附录。全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和编年体相结合的记述方式,坚持述而不论、以事系人(单位)的撰写原则。在编纂方法上,实行“众手修志,专家把关”。中关村管委会先后动员和组织了园区内29个单位、近百人的队伍帮助收集和提供资料,其中包括各园管委会、园区企业,以及园区内中央和市属单位;聘请了近百名地情专家、技术专家、方志专家对稿件从政治、技术、保密等方面进行审议和把关,确保志书的质量。因此,《中关村志》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,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

开始阅读